且听风吟 静待花开 ——我校“青蓝工程2.0”活动助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 作者:
  • 来源:
  • 点击:0
  • 时间:2025-03-28

2025年3月27日下午,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教专家朱玫蓉主任走进我校图书馆,以“漫谈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为主题,为我校青年教师带来一场关于专业发展的深度对话。活动由质量办张兴老师主持,余名青年教师齐聚一堂,共同探寻从“站稳讲台”到“站好讲台”的成长密码。

1.JPG

直面课堂痛点:破解新教师“成长第一关”

在你的课堂上最怕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学生用AI完成作业你如何应对?”朱主任从青年教师焦虑的课堂问题切入,用真实案例还原教学现场。她指出,新教师普遍存在“重知识传授、轻学情分析”的误区,并以一堂“失败”的公开课为例,逐层剖析备课、授课、互动、反馈四大环节的优化策略。通过对比“满堂灌”与“任务驱动式”课堂的效果差异,她强调:“教学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表演,而是师生共同编织的意义之网。”

3.JPG

成长路径解码:从“教学新手”到“育人能手

结合自身从职校教师成长为教研员的经历,朱主任提出青年教师发展的“三阶跃迁模型”:第一阶段“站稳讲台”需夯实基本功,第二阶段“站好讲台”要形成教学风格,第三阶段“站亮讲台”则应凝练教育特色。她特别分享“教学反思日志”等实用工具,建议新教师建立“问题档案库”,将日常教学中的困惑转化为研究课题。“教育是慢的艺术,与其焦虑成长速度,不如专注每节课的点滴进步。”这番肺腑之言引发全场共鸣。

6.JPG

育人智慧共育:构建教师专业成长“生态圈”

针对中职学校学生特点,朱主任提出“包容性成长”理念:既要理解职校生认知发展规律,也要在严格要求和情感关怀间找到平衡点。她通过“后进生逆袭”典型案例,诠释“教育不是改造而是唤醒”的真谛。活动现场,青年教师们执笔书写《个人三年专业发展蓝图》,在目标栏郑重锚定成长坐标,让每份规划既镌刻着个性印记,又深深扎根于集体智慧的根系之中。

此次培训是学校“青蓝工程2.0”系列活动的开篇之作,后续将通过名师工作室结对、教学能力工作坊等形式持续赋能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是静待花开的守望,愿每位教师都能在时光沉淀中,听见自己专业拔节的声音。会后,参与活动的青年教师纷纷表示,这场既有方法论指引又有教育情怀浸润的讲座,为他们的职业航程点亮了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