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处 > 学术交流
详细信息
谈道德教育寓于语文教学之中
时间:2015年03月01日 08:21:41   发布人:科研处   点击数:14234次
谈道德教育寓于语文教学之中
廖兆军
:德育是我国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十分重视的一项工作,学校除了专门开设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以外,还将德育与各科教学有机结合,学校已把德育推到显著的地位。我国古代就有“文以载道”的讲法,文章就是传授道理,教人明理,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尽力做到德育与学科教育水乳交融,使德育工作附着有物,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 。
关键词:德育 语文教学 关系
德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其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具有良好道德品质、正确的政治态度和科学世界观的人。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也是把自身道德修养放在首位。长期以来我们所进行的德、智、体、美、劳教育也是将德育放在首位。现在,学校除了专门开设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以外,还将德育与各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学校已把德育推到显著的地位,这是时代所趋。
国家教委批准发行的 《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毫无疑问,中专德育工作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居首要地位。与此同时,学校运行的中心工作是学科教学。那么,如何处理实际教学中德育工作与
学科教学的关系?笔者认为,教书育人是一个统一的过程,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二者之间应是密不可分、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1与德育工作相结合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
语文注重的是文道统一,语文课的思想品德教育不能像政治课那样系统地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它的特点决定了思想品德教育只能让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在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上,一点一滴逐步加深和提高,与语文训练水乳交融地结合起来。目前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授课型,即以教师讲授为主,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阵地进行德育渗透。其中,德育的主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学校德育永恒的主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仍不失为德育的主旋律。
1.1提问启发式
中专语文教材选编的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而这些文章往往凝结着作者的情感精华。对于学生比较熟悉的作者,教师可采用提问启发式,让学生共同回忆作者生平中的突出事
件,并从中得到启迪。如《纪念刘和珍君》一文,其作者是大家熟悉的鲁迅,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学过他的有关文章。于是,教师可以提问学生:鲁迅年轻时本是学医的,可为什么后来要弃医从文,终于成为我国一大文豪?通过共同回忆,教师补充,大家白,他弃医从文的目的是为了唤醒国民,拯救祖国。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性的发挥:作为学生——— 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也应该像鲁迅那样,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把为社会进步、国富民强而献身作为自己的理想。
1.2互相渗透
德育工作与语文课堂可以互相渗透的地方无所不在,语文课本中有德育功用的如比比皆是。例如《背影》是朱自清先生记叙他与父亲之间催人泪下的父子深情的脍炙人口的名篇;《中国石拱桥》中桥梁专家茅以升以无比自豪的口吻介绍中国石拱桥这一令人赞叹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故宫博物院》则可以看作一篇游览故宫这一世界建筑史上最大的、保存最完善的古代宫殿建筑群的解说词。这些都是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极好教材。
2将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并列,渗透道德教育
学校不是一个封闭式的庄园,尤其是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仅凭在课堂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思想远远不能满足青年学生成长的需要。随着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增强,必然会产生一
种关心自己才能和品格发展的要求。因此,积极开展第二课堂
活动,势在必行。
2.1开展影视欣赏活动
作为大众化的影视艺术,它通过表现美的心灵、美的行为、美的意境来感染人,使人们在欣赏评论影视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品质教育。正因为这样,应多开展一些影视欣赏活动。如组织观看名片 《巴黎圣母院》,组织学生对这部电影进行讨论,看影片中敲钟人嘎西莫多美在哪里?神甫的形象说明了什么?让学生自己评、自己辨。通过这项活动,让大家进一步认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如学生观看故事片《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便可以及时抓住这个机会,在课外活动中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最后认识到当官要当清官,做人要做真人。这些有益的活动不仅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同时也提高了他们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
    2.2举办小型故事会
将读和说的能力培养与道德品质的形成相结合。笔者在讲授完“传记”这一单元后,试举办了一次“两分钟故事会”。这一单元的重点课文是《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教学目的之一是学习廉颇、蔺相如顾全大局、以国事为重的优良品质。针对这个目的,设置了一个课外活动。让每个学生准备1-2个小故事,并对他们提出具体要求:第一,主题必须体现民族自豪感或自我奉献精神;第二,篇幅不能太长,在2分钟左右讲完;第三,情节要符合传记的特点;第四,采取抽签的方式,让每个人都有可能演讲。结果,每个学生都作了认真的准备,故事会开得很成功。其中不乏精彩的故事,如昭君出塞、谭嗣同舍身变法等。这次有趣的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巩固了传记文学的基本特点,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增长了他们的见识,同时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情操教育。
    3在作文教学中加强国情和形势教育
中专语文教材中,一般安排了应用文单元,其中包括调查报告,这也是有针对性的。因为社会形势在不断变化,学生不能总是坐在教室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应该让他们把眼光移向社会。中专生是一个毕业后直接走向社会的阶层。“下海之前先探风”,要把他们由单纯的学生向社会化公民演变,必须及时让他们去认识社会,以便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改造社会。因此,每次假期临近,语文教师应布置学生撰写调查报告。让学生自己去调查,去体验,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国情和形势教育。要做好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3.1抓好写作前的作文指导
教师的作文指导首先要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欲望。其次要将时代热点作为选题让学生去调查、研究。另外,作文必须符合调查报告的要求,宜实不宜虚,宜活不宜死,要先 “调查”后“报告”,反对大话、空话、套话。对这些教师如果都能进行恰当的指导,可以给学生写作前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3.2抓好写作后的作文批改,在批改中“纸上谈心”
一方面,教师要有耐心、热心和诚心,帮助学生进一步认清形势,以达到共识;另一方面,要多表场和鼓励学生。对于学生的调查报告,哪怕其中只有一个闪光点,教师也不要忘记给予表扬和鼓励。当然,中专生年龄毕竟不大,阅历较浅,认识事物、分析形势的能力不强,许多人往往只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这时,语文教师必须加以正确引导,在鼓励的同时及时指出其中的不足。
综上所述,在中专语文教学中如何坚持文道统一,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是一项持久性的工作。中专生灵魂的塑造,也不是某一科、某一课就可以完成的。只要细心发掘德育工作和学科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并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将二者溶为一体,都可以让学生得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而不会使德育成为空泛的口头说教。从而很好地促进学科知识的学习,为学科知识的吸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