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务处 > 队伍建设
详细信息
周建亮名师工作室方案
时间:2015-03-27 09:13:35   发布人:教务处   点击数:16118次

常州市职教电子技术周建亮名教师工作室方案
一、工作室的定位及目标
1.工作室的定位:
常州市职业中学电子技术周建亮名教师工作室是从事中等职业
中学探讨电子类专业课程改革的研究基地;是电子专业教师通过提升
技能SMT技术、熟悉SMT流水线操作的实践场所;是电子专业教师从
事该方向教学科研、专业建设内涵发展探讨互动交流的平台。
2.工作室的目标
以工作室领衔人及相关SMT企业技术骨干及工作室成员专业特长
为支撑,依托我校实训资源,对我市中等职业中学电子专业课程改革
及专业内涵发展进行专题研究。
主要分成以下几个方面:
(1)在三年内,利用我校的德国SMT生产流水线,依托领衔人及工
作室全体成员的技能特长,对我市50%以上电子专业教师进行
SMT技术及流水线操作培训,为教师的成长作好铺垫。
(2)在三年内,充分发挥工作室的引领作用,积极反思、资源共享、
强强联手,进一步推进学校电子专业课程改革,搭建电子专业
建设内涵发展的互动平台。
(3)在三年内,发挥工作室引领作用,带领全市教师发扬团队合作
精神,探讨更加适合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项目课程实施形式,
二、教师培养
1.对拟招聘的工作室成员的要求和期望
(1)年龄45周岁以下,身体健康,具有较强的自我提升的愿望,有
 2
吃苦耐劳、乐于钻研、勇于奉献、团队合作的精神
(2)具有一定的项目课程实施经验,清楚职业中学课程改革的过程,
能主动参与学校电子专业课程改革,并有一定的课改成果。
(3)具有一定的职业中学电子专业实训经验,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
能力。
2.工作室成员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目标
(1)通过相互探讨、交流互动、听取讲座等方式,提升本工作室全
体成员的理论水平。
(2)引领工作室成员在我市优秀教师成长“五级梯队”中相应提升
一级或成为在专业某方向有一定发展的名教师。
(3)积极研究电子专业项目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困惑并及时进行互动
研讨,寻找更适合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实施方法,培养工作室
成员的研究意识与研究能力。
3.工作室成员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1)工作室领衔人为工作室直接负责人,领衔人应根据每个成员的
特点制订不同的培养方案。
(2)在技能培训上,要求本工作室成员必须首先掌握SMT相关技能,
并且能熟练操作SMT生产流水线,能正确处理常见技术问题,切
实提升专业技能。
(3)定期开展研讨,进一步完善电子专业项目课程的学习包,并对
项目课程的实施过程、评价方式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改进,以提
升课改理念。
 3
(4)全体人员应积极、正确把握电子行业市场的最新动态、与时俱
进、解放思想,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并积极试行,将成果通过课
题、论文等方式推广。
(5)工作室要建立相应的督促、评价体系。
三、教育教学研究
1.教育教学研究的主要方向
本工作室以帮助教师掌握SMT技术为起点;以构建企业训练氛围
为目标;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追求,积极探索职业中学电子专
业学生的培养模式。通过课题研究、交流互动等方式,研究
“任务驱
动”的项目课程实施模式,把课程改革落到实处,并切实推进。
2.从事该项研究意义及目前所具备的优势
从事该项研究的意义:
(1)职业中学最终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而衡量人才的
最终方法是看其能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岗位要求。所以我们把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作为现阶段的主要目标和方向,一直在寻找
一种更加合乎学生认知规律和有效提升职业能力的方法。而改
变课堂实施模式、及时调整课程设置、仿真企业实训场景、实
行岗位化训练才是真正提升学生岗位能力的方法。
(2)由于现代电子行业大部分都是属于制造类生产企业,随着岗位
功能的细化、单一,大大限制了学生的能力发展。这就要求我
们教师真正深入企业内部,了解企业的内涵,了解整个生产过
程的岗位特点,及时调整项目课程内容和实施模式。先从基本
 4
技能入手把学生训练成
“熟练技术工人”
,再从提升能力拓展下
手,让其适应岗位群的要求。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会更加符
合企业的要求,为学生的就业质量打下基础。
目前所具备的优势:
(1)技术合作优势:在2006年初我们学校就已经建设成SMT生产流
水线,一直为相关企业加工产品,有着一定的实际生产经验。我
们有能力、有信心承担本市电子教师的SMT技术培训。
(2)专业发展优势:我校在电子专业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效:06年
电子专业实训基地被评为省级优秀实训基地;07年又被评为省
级优秀示范专业;08年被认定为省级课程改革实验点。
3.研究的主要内容
主要从三个方向进行研究:一是根据电子专业特点,从学生的认
知规律去研究,探索一种具有岗位特点、专业特色和行业标准的模块
化课程体系;二是从项目课程实施入手,切实培养职业中学学生职业
情感和技能水平;三是从和企业SMT加工入手,做到校企联系 ,引
入企业文化、模拟岗位培训、提升学生的岗位能力。
4.研究的主要方法
(1)以提升专业内涵入手,以市场需求为培养人才目标,探索合乎
市场需求的课程体系。
(2)研究“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的模
块化课程体系”
;研究“任务驱动法”项目课程具体实施形式。
5.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呈现方式
 5
工作室的预期成果:电子专业课程改革的深化、专业教师技能水
平、科研水平的提升、教师的能力成长等。呈现方式:相关内容的研
究课题、论文等,并通过研讨会、教学研究、市级观摩课的形式展示。
四、需要的保障、支持条件
(1)学校应该为工作室领衔人创造条件,提供场所、设备。
(2)教育行政及相关部门应为工作室人员提供外出参观考察、大型
企业顶岗培训的机会。
(3)学校及相关部门应搭建与外市区学校联系交流平台,定期选派
专家进行指导并与工作室成员互动探讨。
五、工作室成员主要分工
1.工作室领衔人:
(1)每年1月份制订本年度工作计划,确定本年度工作重点和工作
方向任务;
(2)制订技能培训、课程改革、专业建设方案并撰写年度工作报告。
(3)定期研讨项目课程实施方式、人才培养模式。
(4)依托校园网络平台,建设名教师工作室网页,并定期更新完善。
2.工作室成员
(1)制订个人一轮成长方案
(以三年为一轮),积极配合领衔人开展
各项工作。
(2)积极参加各种培训、研讨并及时总结,主动学习、共同提高。
(3)主动协助领衔人及其他成员,开展各项研究任务。主动协助、
承担年轻教师的培养任务。
 6
(4)积极参与课题研究、论文撰写。归纳经验、总结成果。
六、工作室规章制度
(1)每学期至少召开 一次工作室成员会议,确定工作方向、制定相
关培训计划、完善课程改革方案。
(2)定期召开专业发展研讨会,探讨方式、总结经验、及时反思完
善。
(3)每年度至少安排三次市级示范观摩课。
(4)每年度至少在省、市级级刊物发表论文一篇;三年内至少有一
篇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或省创意论坛、省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中
获二等奖以上。主持或参与一个市级以上研究课题。并有研究
成果。